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的決策部署,科學推進全國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建設,進一步探索適宜的節水灌溉發展技術模式、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聯合印發了《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十二五”總體建設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 
  《總體方案》以探索、推廣不同類型的節水灌溉良性發展模式為目標,“十二五”期間擬在東北區、海河區、黃河上中游區、黃河下游區、淮河區、東南沿海區、長江中下游區、西南區、內陸河區等9個典型區域集中建設120個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 
  按照選擇適宜不同地區和不同作物特點的技術模式發展節水灌溉的思路,《總體方案》明確了在9個典型區域不同作物種植區推廣的節水灌溉技術模式,并對建設內容和規模提出了具體要求,鼓勵采取整村整鄉連片方式規模推進。同時,要求項目區健全項目實施機制,深化農業用水管理和水價改革,落實工程建后運行管護責任,強化科技支撐和推廣培訓,加強項目實施監測評價,確保示范項目“建得起、管得好、長受益”。 
  項目建成后,項目區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要達到0.7以上,灌溉用水計量設施配套率達到90%以上,以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村集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管護主體的工程管理模式占80%以上。 
  為組織做好總體方案的實施工作,確保規模化項目順利建設并發揮效益,總體方案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規范管理程序,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社會監督等具體保障措施。                    
                    
                                                    [責任編輯:]